宇宙链 宇宙链
Ctrl+D收藏宇宙链
首页 > KuCoin > 正文

2个月涨14倍,交易所玩起“共振”,VDS也自愧不如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伴随着币安的崛起,走过两年的平台币始祖——BNB,暴涨了183倍。

两年时间,平台币历经初期的三所鼎立,到去年FT黑马短暂搅局,再到今年平台币百花齐放,平台币的价值支撑,似乎已不容置疑。

和其他公链/Dapp等代币不同,平台币对应的是一家交易所,和这背后的流量、声量、盈利能力。

今年,三大所的平台币跑过了比特币,而平台币新贵的涨势又跑过了三大平台币,如GT涨了868倍、MX涨了98倍、BIKI涨了70倍。

人们不禁问,下一个尚在崛起的百倍平台币在哪里?

答案无人能晓,但我们能看到,众多新兴或是小型交易所都在争先上位,希望能续写币安、抹茶们的“黑马”传奇。

留给这些小交易所的创新点不多,不少交易所选择走更野的路子,甚至剑走偏锋,自己跑起了“模式”。

共振锁仓,一天一涨

从P2P暴雷再到PlusToken崩盘,四线城市公务员张碧景都没躲过,投入的100多万全部打了水漂。

他感觉自己最近撞了霉运,投啥都会出问题。本来已痛下决心远离币圈这个“屠宰场”,但,在看到BT平台币的那一刻,张碧景还是没忍住。

6月初,BT刚刚发行了1个月,价格已翻8倍,从发行价的2元涨到了16元,碾压10元每枚的OKB。

单价如此之高的新平台币,张碧景还是头一次见。研究一番后,张碧景眼前一亮。原来,这个币带上了前段时间大热的“共振”玩法。

数据:比特币主导率已从42%上升至接近49%,处于近22个月内高位:金色财经报道,自近两个月前美国银行业持续动荡开始以来,衡量加密货币在大盘中份额的比特币(BTC)主导率急剧上升。据TradingView数据显示,自3月初以来,主导率已从42%上升至接近49%的22个月高位,表明顶级加密货币的表现优于大盘。[2023/5/4 14:42:53]

“共振”模式的开山鼻祖是VDS,所谓“共振币”,其实不过是个稍微高级点的资金盘。

简而言之,VDS就是支持用户用BTC去共振VDS,并设置越早共振1个BTC能兑换出更多的VDS,直到兑换比例降到为1:1为止。这个机制让早期参与者享有低价购买的红利,后来者买到的VDS永远比前面的贵。

实际上这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团队发行VDS筹集BTC,再用BTC拉高VDS的币价,而后继续用稍微昂贵的VDS筹集更多的BTC,投资者的收益仰仗于币价上涨。一旦项目方停止拉盘、后来者踌躇不前,那么还在这条船上的闲散人等将无一幸免。

这就是“享誉”币圈的“模式”。

带上了“模式”的交易所平台币,又是怎样的呢?

类似的,BT交易所自5月份开始发行平台币BT,自称和USDT共振,初始价格2元/枚,每日涨幅2%到5%。

BT最早期是如何冷启动的已不可考,但张碧景看到它时已有数倍涨幅,此时,是下注还是离场?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字藏品已停止发售新藏品2个月,部分用户要求退款:金色财经报道,据新浪财经消息,自8月16日幻核发布“清退”公告以来,腾讯系另一家数藏平台TME数字藏品部分用户要求像幻核一样“退款清退”。目前,TME数字藏品已停止发售新藏品2个月,其发售最后一款藏品日期为6月30日,而在此之前,TME数字藏品已出现滞销。截至目前,TME数字藏品暂未发布任何清退相关的公告。[2022/9/2 13:04:27]

张碧景也犹疑了。

最终,BT的一个机制把他留下了。这个机制就是4倍托底。

16元一枚的BT是二级市场价格,BT平台每隔2日便会低价释放50万枚BT,价格低到不到市场价的1/4,4倍托底指的正是“市场价至少是抢购价的4倍,有市场给你托底,随便买吧”。

那么市场上谁来“托底”呢?

张碧景猜测,前期盘子小,若BT平台还想继续玩儿,它肯定得托一点。加上看中一天一涨的韭菜跟随入手,所以价格走势还算稳当。

此外,BT平台为了防止抛压,设置了一年的线性解锁期,也就是每日释放1/365;而且单次抢购额度上限为1500USDT,由此减轻筹码集中、大户砸盘。换言之,即便用户抢到了额度,也没法一下全抛,只能抛已解锁的部分。

于是,虽然“不知道这个平台是什么情况”,张碧景还是忍不住小一把——花了1500USDT抢购了当日的BT。

以太坊7月链上NFT销售额略高于5亿美元,创12个月新低:金色财经报道,据最新NFT交易数据显示,以太坊链上NFT销售额仅为535,698,216.54美元,创下过去12个月的新低,但仍高于去年同期(2021年7月以太坊链上NFT销售额为410,229,362.36美元)。本文撰写时,以太坊链上NFT销售总额为28,963,820,891美元,交易量为13,033,622笔。[2022/8/1 2:50:42]

此后2周,BT的价格也确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曾深陷懊悔自责的张碧景,又过上了躺赚的生活。每天打开手机看着数字翻涨,他似乎又感受到了币圈的友爱。

BT20日价格,数据来自:非小号

“20块了……24……28,擦,直奔HT,不行了加仓加仓。”

入手了BT的张碧景,除了每天看看解锁的币和价格外,还进了BT的一个用户群。在一片浮盈的喜悦中,张碧景坐不住了。

他又开启了准点抢购的模式,但尝试过一次之后,就如群友所言,“新用户优先抢,老用户排队着”。张碧景知道这是平台为了刷注册用户量而做的策略,于是接连买了3个号码进行抢购。

BT平台还有个二级分销模式,即邀请成功新用户抢购BT,邀请人能获得下家抢购额度的20%现金和10%的平台币,这也是吸引部分用户自主传播,或是自己拉自己、不断复投的另一要素。

机构孵化,仿盘乍现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未来12个月现金的表现将优于美国股票: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此前将美国股市评级下调至\"减持\",称他们更青睐欧洲和日本股市,认为持有现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包括Andrew Sheets在内的摩根士丹利团队在报告中表示, 当他们增持现金资产时,人们可能会对此有细微的反对声音。与现金相比,精选的国际股票和其他资产更具吸引力。策略师预计,未来12个月现金的表现将优于美国股票、政府债券和信贷。 (金十)[2021/9/12 23:19:31]

在成千上万个张碧景的加持下,BT开始声量齐涨。

BT对外宣告,平台用户量已达50万人,并获得了极豆资本、科银资本、创世资本等千万美元投资。

当然,BT的用户量中是否重复计算了张碧景等多账号用户,我们无法得知。

据接近BT交易所的人士透露,平台日活在3万左右,这一数字对于一个日交易量在500万人民币上下的交易所而言,仍显难得。

知情人士露,BT交易所自2018年就已上线,此前一直寂寂无名,大约是缺乏“模式”。

4月底5月初,VDS的“创新设计”救了这家交易所。注入“共振”模式后的BT,仿佛涅槃重生。

经过2个月的疯狂扩张,截至6月底,BT的价格已翻了14倍,涨至28元/枚。

如此卓著战绩,让不少交易所开始研究其模式。目前,BT的这种模式已经出现了不少仿盘。

行情 | HT涨破3.9美元 创12个月来新高: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HT持续拉升涨破3.9美元,创12个月来新高,现报价3.904美元,日内涨幅2.93%。[2019/6/27]

坊间传闻,BT由投资机构孵化而来,有的交易所便转向机构寻求合作。

当然,自己做肯定是最直接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6月中旬开始,一家叫Kigone的交易所,几乎照搬BT共振模式推出,上线首日0.1元一枚Kig,一周后每日上涨1%,月收益率预计30%,同时采用多级分销模式加速引流。

我们可从其平台币的走势图上一窥此法的威力。

一位交易所老板见后心惊肉跳,一面又哭笑不得,“这阶梯画的,要是用户想要只猫他们都能画出来。但是币价高到离谱后谁来买单呢?”

“流通盘越来越大,平台真的能护住盘吗?那些早期不想套现离场的用户,等到挤兑的时候还真的赚钱吗?”

币价跌去70%,自戳泡沫?

就像我们常见的崩盘故事那样,一个月后,BT再也画不出上涨的三根大阳线了。

自7月27日开始,BT以“自由落体速度”下跌,很快跌破20元。群内“共享人世繁华”的喜悦立时消散,哀怨声蔓延开来。

“跌破3USDT了,价格回到6月中,咋回事儿?”

“BT都不托底了吗?”

还有人喊话平台方“要搞点活动啦”……

张碧景也一边惴惴不安,一边暗暗期待,“等涨到22块我就全卖了”。

曾经28块不卖,24块不卖,谁知而今回到22块也成了奢望。张碧景忿忿不甘。

此时,最让张碧景无奈的是,用6000USDT抢到的币,历经1个多月刚释放了600个,“按照20块/枚的价格刚1万多块”。“本以为能等币价涨到回本,但BT这匹黑马眼看着跑向了深渊。”

四天后,币价更是跌到8元/枚,直逼张碧景购入的成本价;张碧景本来可提现的1万多块钱又暴跌了70%。“呵呵,就当送给阎王爷了”,张碧景惨笑,却似乎又不在意了。

但知情人士表示,BT交易所正在“控制风险、消除泡沫”。

从来只见盘败逃,不曾见盘自解泡沫。

这位知情人士补充道,消除泡沫的方式就是,不断回收筹码以有效控盘。

此外,一位接触过BT团队的早期玩家表示,此次币价下跌有市场抛盘的因素在。

这不得不提到,平台方为了消除泡沫设计的另一个币种——BC。BC是平台公链BChain的流通代币。

用BT获得BC的方式有两种:空投和兑换。空投的前提是持有BT,空投期已经过去;兑换则是用BT兑换BC,如此,相当于平台方拿BC换BT,以此减少BT流通量。

该名玩家认为,因BC刚推出时单价较低,BT玩家认为其有上涨空间,因此在空投之前从二级市场买入BT,推高币价,在27日BC空投之后,部分人便趁高价卖出BT,造成暴跌。

而平台方并不会护盘,币价下跌刚好能带动卖盘。“如让币价继续上涨、且流通盘线性解锁增加,可能会导致抛售崩盘。现在的卖盘和低价,都是消解泡沫。”

“现在势头的确是鼓励大家把BT换成BC,BC在涨,也可能是平台方在拉。”另一位BT的早期用户推测。

BT此次暴跌70%,不少用户猜测平台趁高出货赚钱的可能。然而,知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他点出BT并不是为了拉高出货,“共振”的终极目标是流量。“BT这么大费周章地共振,现在又要解盘,终极目标不过是为了流量。”

一个没有量的交易所,不能称为交易所。巨头在前,交易所寂寂无名时要怎么吸引人们呢?

“人们只关心赚钱,那就资金盘玩法,让他们过来赚钱。这就是共振的要义,也是一个交易所的要义。”该名接触过BT团队的早期用户亦佐证。

“在攫取流量之后,BT开始考虑回归正道——通过上币费和手续费挣钱。”知情人士称。“BT现在已和数十个机构、社区达成合作,让后者输送项目。作为回报,机构和社区不止分得上币费返佣,还能分到手续费。”

“共振”、引流、“挤泡”——似乎一切都在BT掌控之中。

然而,这种模式可谓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币,比靠“上币”崛起的抹茶还也野。

正如上述交易所从业者怀疑共振盘的可持续性,标准共识高级分析师李自鹏也曾向Odaily星球日报表示,认为抹茶的打法并不持久,因为并没有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一个模式币,如果未来它不能在像BTC这种市值排名前十的主流币上产生很深的交易深度的话,不将交易所之前的币用户转变成主流币用户,这类交易所的热度很快也会过去的。

“交易所的核心指标是交易规模,在整个加密货币交易市场,BTC就占了66%的交易规模,如果在算上ETH和EOS等其他主流币,这些主流大币种大概占到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80%——90%。”所以专门上小币种的交易所并未获得真实的、忠实的用户,更别说只靠自身平台币的交易所了。

不过也有观察者认为,只要交易所没作恶,是有可能通过一些野路子成功获取增量客户的。新用户只在意交易所是否帮他赚到了钱。

那么问题来了,用户到底有没有赚到了钱呢?这个问题,还需看BT的后续走势。

从张碧景的投入来看,其通过抢购获得的代币成本较低,目前尚未亏损,但大部分币持续锁仓,未来盈亏难定。而从二级市场买BT的“共振”玩家,无疑成了助力BT起步的炮灰。

知情人士表示,BT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对于不认同平台玩法的用户,平台有个几乎保本的策略,即以抢购价8折的价格回购BT;当然这也限额,不会允许用户挤兑。

而今,BT原定为期200期的抢购已经停止,而在早期,抢购周期为1天1抢。可想而知,平台在引流、变现、护盘的不断选择中,“按需调整策略”已是常事。

张碧景淡然一笑:“没办法,赚快钱就是这样,得与魔鬼共舞。”

文|黄雪姣编辑|卢晓明

标签:VDSBTCUSDTSDTvds币价格行情BTCRED币USDT币下戴usdt币圈最新消息

KuCoin热门资讯
CoinTiger币虎关于ABBC钱包升级的公告

尊敬的用户: 因ABBC官方钱包升级,CoinTiger币虎交易平台即刻起关闭ABBC充提币业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1900/1/1 0:00:00
以太坊:数字金融堆栈(二)

——接《以太坊:数字金融堆栈》 金融堆栈 所有这些平台都使用Dai和ETH进行操作。Dai和ETH的数量、以及这些平台的日交易量都将受到以太坊抵押率、稳定费用/DSR和DaiWABR&WASR的影响.

1900/1/1 0:00:00
BiKi创始人Winter:交易所格局远远未到定局之时

2019年8月6日,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所BiKi举办了“赋能与连接,让每个生态参与者从中收益”暨“BiKi一周年答谢”晚宴.

1900/1/1 0:00:00
币圈豪哥:8.6多重指标揭示比特币未来 牛市重启还是暗藏杀机

2008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宣告着比特币的诞生,如今10年过去,比特币愈发成为被认可的另类投资品。在经过上一轮牛熊之后,比特币也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开始逐渐趋于成熟以及理性.

1900/1/1 0:00:00
区块链旅行Trip.org发布新版:全新活动中心、返利商城上线

Trip.org中国区APP于2019年7月31日完成V3.4.6版本升级,具体更新内容如下:1、新增APP“活动中心”版块;2、全新上线两级邀请机制,享更多好友奖励;3、全新上线“TRIP返利商城”.

1900/1/1 0:00:00
降息潮来袭 币圈的暴富机会来了?

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的利率一路降至接近零利率的0.25%,全球进入的降息周期,在“滔天洪水”下美股也走出超级大长牛,中国的房子也飞起来了。从历史上看,每一轮降息周期都会都会对应一个牛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