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链 宇宙链
Ctrl+D收藏宇宙链

姚前: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理论、实践与监管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来源:金融电子化

区块链技术发轫于10年前的数字货币浪潮,是新型的价值登记和交换技术,被誉为“信任机器”。如果说证券无纸化、电子化业务处理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第一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那么证券数字化、去中心化业务处理则将可能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第二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理论、实践与监管》研究项目从理论、实践、监管等多重视角对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探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姚前:交易所丢币有可能是“监守自盗”,IPFS等是将来重要发展方向:7月1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腾讯研究院联合打造的 “明德为公,智达行果-2020公益数字经济直播讲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局局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进行了直播,谈及“盗币”时表示,“币丢了,(很大程度)是你把私钥托管给某一个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资产交易所没有保管好你的私钥,(甚至)很可能是监守自盗出现的资产丢失,对外就说数据被攻破、被破产。”

谈到IPFS时表示“金融科技实际上是算力突破某一个临界点之后,数据和算法的一个融合。一些技术完全可以融合。区块链链上数据非常宝贵,不可能存大量的数据。现在有人提出IPFS(分布式文件系统),怎么去和大数据分析结合起来,怎么通过区块链来让数据可信,怎么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使得数据更具智慧,都是将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于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姚前表示,区块链应用在蓬勃发展,但代码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单位就复制了一个开源的东西改了改参数,就当作自己的独门秘籍来用,共识的方向、隐私保护的方向、安全的方向、跨链的技术,这些技术研究还是要深入,不能老抄人家东西。(吴说区块链)[2020/7/12]

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

声音 | 姚前:需加强链上和链下数据治理 建立区块链数字治理体系:今日,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发文《姚前:区块链高质量发展与数据治理 | 互联网金融》指出:怎么发展好区块链是当前亟须回答的关键命题。本文认为,先从数据存证、共享入手是务实策略,考虑到技术前沿在公有链,我们应支持公有链的研究,为了防范风险,须改造公有链。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应加强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保障我国区块链安全可控。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提倡区块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强链上和链下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建立有效的区块链数字治理体系。[2020/1/14]

项目目标

在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框架,中央证券存管、证券结算系统、中央对手方、支付系统所提供的证券登记、清算、结算功能,均采用第三方簿记形式,由CSD、SSS、CCP、PS等中心机构在中央服务器上对证券账户或资金账户的余额计增计减,从而完成证券和资金的转移。

声音 | 姚前:央行数字货币不一定非要用区块链,只要能够提高效率就值得研究: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出席大会并发表《关于国际支付体系改革的一点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现在看各个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实现也大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比如加拿大的CADcoin、新加坡Ubin项目,当然美国还停留在批发端应用产品。当然也存在一些争议,这个争议是加入货币是否一定要进入区块链进行,很多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必须要进入区块链技术,我个人觉得未必,有基于区块链也有不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从这个角度说无论采用中心化的模式还是去中心化模式,基于区块链还是不基于区块链,只要能够提高效率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当然这里需要加一句话,我个人觉得区块链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热点,务必要深入研究,还可以在区块链的体系架构下进行。[2019/12/7]

而在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框架,钱包地址取代了账户,客户无须在特定的中心机构开户,其私钥在本地生成,非常隐秘,然后从中导出公钥,再变换出钱包地址,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开账户,这是首要不同。其次,分布式账本取代了中心账本。客户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本,大家一起共有、共享账本信息。账本就像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可追溯,每个人都能检测、验证账本信息。而且有能力的人都可参与记账,成为记账人。再次,在价值形式上,未花费的交易输出取代了账户余额,这是经公众一致同意后的价值索取权,而不是第三方账簿记录的数目。最后,在解决价值转移的“双花”问题上,共识算法取代了第三方背书,它利用经济激励相容设计,解决了在没有可信中间人的情况下的造假问题。

声音 | 姚前: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试验是比较秘密的曼哈顿工程 未必符合开源社区的需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将Libra与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对比,他表示,两者虽然均采用加密货币技术,技术路线有相似之处。但在发行方、技术平台、可追溯性、匿名性、与银行账户耦合程度、是否支持资产发行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货币层次看,央行货币是M0层次,银行存款等传统信用货币在M1和M2层次,而Libra则是在更高的货币层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M0与M2的比值约为4%。与数字M0相比,数字M1、M2……Mn更具想象空间。从创新角度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基本上是比较秘密的“曼哈顿”工程,这种方式未必符合现代开源开放社区的发展需求。(新京报)[2019/11/14]

在纸媒时代,证券的形式是纸质凭证,立字为据;在电子化时代,证券无纸化,以第三方电子簿记为据;在数字时代,证券的形式则是可信数字凭证,立“数字”为据,可称之为数字证券。它不依赖第三方,数字证券分布式账本本身就是CSD、SSS,是天然的交易报告库,甚至可以是PS。

姚前:中本聪的51%算力假设是有问题的:在今日的清华大学区块链应用与投资论坛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表示:后继研究发现,中本聪提出的51%安全算力假设是有问题的,自私挖矿理论的存在使得比特币挖矿安全阈值下降。自私挖矿指的是,矿工挖出第一个区块,不广播,继续挖第二个,在挖第二个区块过程中,如果有人广播了,则自动广播自己挖到的块。数据证明,矿工拥有33%的算力则自私挖矿有利于自己。鉴于大小矿工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新的模型来对这一问题求解。姚前同时表示,比特币首创的中本聪共识,可以解释为滚动的无期限投票,任何人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带工作量的区块,以工作量大小确认投票权重。该算法的问题是,浪费大量的能源,交易确认时间长,因此形成共识的时间也就比较长。[2018/4/26]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已引起全球证券业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证券交易所纷纷开展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结算系统的研发探索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这是此项目的研究目标。

项目主要内容

该项目提出了集证券登记、交易、中央对手方、支付系统、交易报告库为一体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理论框架,通过证券交易智能合约、最优报价和最优执行BBO智能合约、中央对手方担保交收智能合约、中央对手方风险管理智能合约等创新方案,开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券交易、清算和结算,并对券款对付、结算风险、交收期、流动性、隐私保护、性能等关键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探讨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新角色。

该项目利用哈希时间锁定协议HTLC技术,以跨境存托凭证为场景,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设计框架,并提出可适用于多种资产转换场景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券款对付DVP、券券对付DVD、款款对付PVP方法,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潜力。

该项目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期货和期权开仓、保证金日终结算、强制平仓、到期交割等创新方法和思路,并针对我国债券、区域性股权、资管等场外市场痛点,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解决方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改革使场外衍生品的业务流程变得愈加复杂,带来了更高的业务压力。为此,该项目研究了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场外衍生品业务本身,以及因严监管而带来的压力,提出智能衍生品合约、智能交易自动报告库及基于区块链的OTC衍生品平台等创新设计。

此外,该项目提出了数字人民币、数字身份、数字征信等创新设计,包括“一币、两库、三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设计、基于银行账户和数字货币钱包分层并用的双层架构、基于间接持有模式的央行数字货币方案;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身份体系;基于区块链的不依赖特定机构、去中心化的新型征信模式等。

区块链技术没有改变金融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目标。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仍须满足合规、安全、高效等要求。该项目全面评估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对它的适用性,并着重分析了它的法律基础、链下治理以及系统安全,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框架。

该项目共产出14个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涵盖证券交易、登记、结算、中央对手方清算、交易报告库、跨境资产交易、场内期货期权、场外衍生品、场外资管、债券、区域性股权市场、数字征信、数字身份、数字人民币、金融监管等全方位场景。

项目价值与意义

一是该项目首次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理论框架,弥补现有研究空白。该项目全面研究了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资产交易、登记结算、中央对手方、交易报告库、券款对付,覆盖证券交易、登记、清算、结算、报告等全流程业务,并深入探讨了结算风险、交收期、流动性风险、隐私保护、性能、FMI新型角色等广泛议题,为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完整的理论基础。

二是该项目针对现货、衍生品、场内、场外、境内、境外等各类业务场景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实施方案,并创新性地提出数字人民币、可信数字身份、数字征信等设计,具有显著的实践指导价值和意义。目前相关方案已付诸于实践,比如,有关数字人民币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转化为实际产出,建设的法定数字货币原型系统是全球最早的法定数字货币试验系统,申请专利100多项,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打下了坚实的探索基础。中国证监会正在开展基于区块链的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并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市场登记系统和交易报告库。这些项目均是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该项目为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技术创新可能改变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行方式,从而对监管部门提出挑战。该项目提出具体监管框架,相关成果可为将来的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下一步,该项目将继续深入探索,努力将现有研究产出转化为实际工程建设,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和完善该项目研究成果,以为我国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标签: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人SSS区块链挣钱是真的假的央行数字货币是加密货币吗数字人是什么意思sss币官网

狗狗币最新价格热门资讯
当NFT成为瑞士银行账户 这个Dapp会是银行业未来吗

金色财经记者Jessy 一场传统银行业的变革正在发生。当传统银行的支付、清算、结算等功能全部上公链之后,并与加密货币打通之后,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应用出现了.

1900/1/1 0:00:00
共建 共识 共治 共享——“海峡链”介绍技术篇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升级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和努力方向。而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信任传递等特性,成为“新基建”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底层.

1900/1/1 0:00:00
AlloyX:面向RWA的流动性质押协议

摘要 AlloyX是一种DeFi协议,它聚合了代币化信用,为现实世界的资产生态系统带来了流动性、可组合性和效率。AlloyX帮助协议、DAO和机构投资者为链上的代币化信用提供流动性,同时减少资金拖累.

1900/1/1 0:00:00
一览老蓝筹DeFi的新叙事:应用链、RWA、LSD、稳定币

原文作者:西柚 2023 年下半年,COMP、MKR、Aave 等代币价格的轮番上涨,让沉寂已久的蓝筹 DeFi 项目又热闹了起来.

1900/1/1 0:00:00
重新定义流动质押:Lido 如何推动以太坊的质押格局

作者:David Zareh 来源:medium 编译:金色财经,善欧巴在以太坊质押的世界中,验证者在选择质押方法时面临各种限制和权衡.

1900/1/1 0:00:00
过路费”高达50%”!Meta要做“元宇宙中的苹果”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Meta公司发言人宣布,公司将从每笔虚拟资产交易中抽取高达47.5%的总费用:包括30%来自QuestStore的“硬件平台费”,同时“地平线世界”也将收取17.5%的费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