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链 宇宙链
Ctrl+D收藏宇宙链
首页 > UNI > 正文

Web3内核:自由、承载与乌托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引言

2014年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GavinWood提出了一个概念,是从现有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民主化视角出发。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使用的服务不再由单一公司提供和控制,而是由全球用户通过区块链技术共同维护和贡献。这种方式赋予每个参与者平等的权力,他称之为下一代互联网即Web3。

在21年区块链狂潮重新点燃了Web3的概念,但当时对Web3的定义非常模糊,如同国王的新衣一样,那个时候人人都在谈Web3,但没人知道Web3在哪里。直到2023年的今天Web3依旧处于探索的初期,不过在定义上已经比较清晰了,即通过区块链的特性颠覆传统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垄断,只是行业在发展类别以及形态上还有很大分歧,目前Web3的真正形态还未完全展现,它可能会经历许多阶段和演变过程,通往一个新互联网形态的过程是比较坎坷的,而本文探讨的内容是以我的主观视角基于目前的行业现状去讨论Web3究竟有什么意义,以及Web3该如何发展。

诞生于自由的Web3

历史上,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从古典时代的公民权和参与开始,经历启蒙运动时期的个人权利和宗教自由的探索,发展到现代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和产权观念,以及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无阶级差别的理念。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由探索产生出的意识形态分歧依旧深远的影响着我们。时至今日与部分行业或者体系的中心化对抗中也会产生新的道路去探索自由并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

如今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们的商业模式。他们收集、存储和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并通过广告和其他商业活动获得收益。然而,这种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隐私、数据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等。基于这种背景下,GavinWood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给了区块链创业者思路,将传统互联网与区块链结合打造出下一代互联网,个人信息自由,民主,去中心化,由所有参与使用的人共同创建、维护,同时也将利益关系从传统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给用户,用户再把信息提供给他们产生利益的方式转为由参与者共建再把利益普及给所有参与者的模式。

Gala Games:正与知名演员合作制作Web3电影,GALA将作为Gas Token:1月9日消息,Gala Games在其官方社交平台表示,正在与巨石强森(Dwayne Johnson)和Mark Wahlberg合作制作Web3电影。此外,Gala Film和Gala Music都将基于Gala区块链,并以GALA Token作为gas token。

行情显示,Gala现报0.03828 USDT,24H涨幅为42.46%。[2023/1/9 11:02:22]

这个新的互联网模式被称为Web3,它的关键特征主要是:

1.去中心化:Web3使用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的协议,消除了单一中心化的权威机构,并通过分布式网络实现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交换和存储。

2.用户控制和数据所有权:Web3赋予用户对个人数据的直接控制权,用户可以选择何时共享、存储和管理自己的数据,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3.去信任化和透明性: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Web3实现了去信任化的交易和合约执行,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可验证性。

4.资产确权及交换:Web3提供了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支持,使用户可以进行去中心化的价值交换和资产管理。

总体而言,Web3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公平和民主的互联网,使个体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并实现更加安全、私密和可信的在线交互。

Web3这种宏大的愿景似乎不亚于当年比特币对改变传统金融的愿景,但事与愿违的是在非金融应用上,Web3大部分项目目前的表现差强人意,由此引申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非金融应用中使用区块链是否有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与传统互联网行业融合?区块链是否该继续贯彻金融属性?引用VitalikButerin在Wheretouseablockchaininnon-financialapplications?一文中的观点,远离区块链万能主义"blockchaineverywhere”也远离区块链极简主义"blockchainminimalist”,我个人把这句话理解为项目是否具有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本文接下来将围绕这个观点从一些非金融领域的主流用例展开探讨上述的问题。

Bit2Me和风投基金Inveready推出加密孵化器Web3Hub:6月3日消息,加密货币金融技术服务平台Bit2Me与风投基金Inveready宣布合作推出加密孵化器Web3Hub,旨在为这一领域初创公司提供加速服务,入选公司将会获得约10万欧元投资和一名创业导师。(CryptoNinjas)[2022/6/3 4:00:48]

Web3应用的框架难题

追寻自由还是从实际出发是个复杂的问题,区块链最开始是为解决金融集权所设计的,分布式架构,共识机制,数据结构,这些设计都不可避免的让整个网络非常低效,不同于Web2基于集中式的服务器模型,区块链需要验证事务并且要确保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得到更新,一条结果才能成立。虽然后来的区块链从业者为了增加区块链的可能性做了无数努力,从建立以太坊,构建EthereumVirtualMachine,让智能合约能在上面运行,达成应用运行的可能,在可扩展性上,围绕EVM的缺陷,做二层,侧链,分片或者改变共识机制增加一些创新做一条新的公链。所有公链相关的从业者都在为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做努力,即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

我并不否认这些努力是无用功,相反推动区块链的扩展性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我们一直是在中本聪构建的框架里发展,还不具备将应用做到Web2的程度,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始终高于可扩展性,即使不可能三角被打破,在架构上区块链的本质也是一个巨型的线性表格,这是区块链的无形框架,这种设计本身的意义是为了消除点对点之间的对手风险以及降低对帐摩擦的成本,而在今天Web3应用在区块链上构建程序就像在Excel里去构建一个app一样限制多且低效,脱离框架就不符合Web3本身的意义,符合框架就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可避免的低效与繁杂。

Web3 基金会公布第 12 次资助计划:金色财经报道,1月12日,Web3 基金会公布了第 12 次资助的 21 个受助项目,包括:

开发工具:Matthew Darnell、Litentry、Gmajor、Nitor Infotech、DodoRare、Web Registry DAO、Helikon Labs、Crypto Pay Lab;

接口:Web3go、Logion;

运行时模块:Iridium Industries、DICO、Elamin LTD、Universaldot foundation、AdMeta;

智能合约:Prosopo、SuperColony、Alexander Gryaznov、Rainbowcity Foundation、Koi Metaverse、Health Hero;( Polkadot 中文平台)[2022/1/12 8:43:26]

所以目前做app应用项目的思路则是通过折中的方式去重构一个Web2某一类的app,比如社交或者视频应用,结合应用部分上链或者把资产,用户数据剥离开来上链,最终得出一些简陋,低效,且空白的Web3产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需要的社交平台是有足够多资源浏览及互动的而不是一个繁杂的任务平台,他们需要的视频平台是要有用户原创内容以及丰富的影视库浏览的,现行的Web3视频平台喜欢通过代币模型将用户捆绑,而不专注于内容,这类产品是以"blockchaineverywhere”为底层逻辑把先达成GavinWood对Web3的理念做为首要目标,并将这个理念凌驾于用户价值和高效的生产效率之上,这是把理想放在现实之上的行为,纵观人类工业产品的发展史,始终是一个寻找平衡的过程,所有理念超前或者本末倒置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是失败告终,即使它们符合小部分人的需求也难以得到发展,因为用户量足够大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青睐,有了足够多的资金以及用户的强需求,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这是一种正向关系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星链区块网StarLink X(SX)布局Web3.0正式上线:据官方消息,StarLink X Foundation于State of California宣布星链区块网StarLink X(SX)将于北京时间10月18日20:30上线Hotcoin平台。StarLink X历经两年发展,于2021年3月宣布正式推出区块网络StarLink X,同步于7月在State of California启动第一期先行网络的实验计划。

StarLink X主要研发与应用场景为“星链计划”互联网络Web3.0技术研发及网络设施布局,主要方向为智能进化研究及智慧信息传输。StarLink X区块网生态体系包含SX-HX-EX三大战略阶段,共计四年部署完成。[2021/10/18 20:37:27]

目前应用类项目的情况是有点不伦不类,甚至可以说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单纯的为了上链而上链,我个人认为现阶段的情况下更多的应该是帮助或者引导传统的游戏公司以及Web2公司进行上链,通过他们高质量的服务与内容改变这类产品的现状,区块链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效益及可能性而Web2的强大则会带来更多的用户以及开发者去推进Web3应用的建设,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乌托邦式的SSI

自我主权身份是一个概念,它提倡让个人或实体对自己的数字身份进行完全的控制和管理。它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身份,就像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物品一样,而不是依赖于政府、公司或任何中心化的第三方实体来确认或管理他们的身份。

在这个模型中,个人可以直接拥有和控制他们的身份数据,并决定何时、如何以及与谁共享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括各种身份信息,如姓名、地址、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以及更复杂的数据,如教育记录、银行记录或医疗记录等。

Web 3基金会资助Chorus One,帮助实现Polkadot和Cosmos生态互操作性:5月6日,Web 3基金会官方宣布资助PoS节点专业服务商Chorus One,以帮助开发实现Substrate和 Cosmos SDK的互操作性,这将使Cosmos SDK区块链上的用户能够将包括Terra在内的代币转移至Substrate链上以更好地利用Polkadot生态系统。Web3基金会生态开发负责人Dieter Fishbein表示,与Cosmos SDK兼容的Substrate light客户端是链接Polkadot和Cosmos生态系统的重要第一步。[2020/5/6]

自我主权身份的概念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下做到了接近完成,在区块链中SSI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标识符或者DID这是一种新型的标识符,用于在数字空间中提供持久的、可验证的、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DID的主要目标是为实体提供一种控制自己在线身份的方式,而无需依赖任何中心化的注册机构。

在技术上,DID是一个具有特定格式的字符串,通常与区块链或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关联。DID可以使实体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身份声明,而无需通过中介进行验证。

DID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们由实体自己控制,而不是由第三方颁发。实体可以创建、更新和撤销自己的DID,而无需通过任何中心化的注册机构。

DID是实现自我主权身份模型的关键工具,它使实体可以拥有和控制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依赖于中心化的身份提供商。

例如,一个DID可能看起来像这样:“did:example:123456789abcdefghi”。在这个例子中,“did”是固定的标识符元素,表明这是一个DID。“example”是所谓的DID方法,它说明了这个DID是如何在特定的区块链或DLT上创建和管理的。“123456789abcdefghi”是DID的具体标识符部分,它在所关联的区块链或DLT中是唯一的。

自我主权身份是Web3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带有很强乌托邦意味的概念,"乌托邦"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词,由“ου”和“τ?πο?”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托邦》中,用来描述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社会或社区。我觉得乌托邦和DID是很匹配的词,它既是打破Web2到Web3壁垒的那把锤子,又是一把不存在的锤子,如上文所述“自我主权身份的概念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下做到了接近完成”,为什么要用接近完成这个词?

因为DID如区块链的三角难题一样,也有自己的三角难题,“隐私”、“去中心化”和“Sybil抵抗”。比如比特币、以太坊和许多其他的加密货币系统并未将用户身份的记录过程中心化,而且用户在创建自己的数字钱包地址时,也无需提供任何个人信息。然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了一个问题:那些将这些地址视为唯一身份标识的项目就极易受到Sybil攻击。

为了避免这种攻击,某些Crypto项目要求用户进行额外的客户身份验证程序,例如提交由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明。这样做的确有效地阻止了Sybil攻击,但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牺牲一定的隐私,同时这种验证方式也并不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因为它依赖于其他非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方法。

证明一个人在一个网络中是唯一的,同时保证隐私及去中心化,这件事是困难的,目前主流的方式是通过社交图谱通过关系网确认或者通过orb的虹膜扫描确认,但无论那种方式都存在逻辑问题,比如社交图谱只需要更新关系网就可以更新一个新的身份而Worldcoin的Orb虹膜扫描自称是只保存虹膜的哈希数据,但这种中心化的方式无法保证多个环节内不出现人为作恶的情况。现实总是带有一些反乌托邦色彩,但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DID上的运用是必要的,DID也是可以通过在三角之间权衡而实现的,也许将SBT引入或者通过手机设备的本地生物识别可以在三角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Web3的承载去中心化存储

目前去中心化存储的主要特性包括:

1.分布式:在去中心化存储系统中,数据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并分布在全球的许多不同的节点上,而不是存储在单一的中心服务器上。

2.安全性:由于数据被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这使得去中心化存储系统更加安全,不易受到单一点攻击。同时,许多去中心化存储系统还利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3.容错性:由于数据被复制并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上的副本仍然可以提供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4.透明性:许多去中心化存储系统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交易都是公开的,可以被任何人查看,增加了透明度。

5.抗审查性:由于数据是分布式存储的,并且往往通过加密保护,去中心化存储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审查性,即使在受到政府或其他机构尝试封锁或审查的情况下,数据也可以被访问和检索。

6.持久性:因为数据被复制并存储在全球的许多节点上,所以去中心化存储具有很高的持久性,即使某些节点失效或消失,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节点上找回。

去中心化存储是区块链非金融应用中发展较为早期的赛道,做为Web3数据承载的关键容器,去中心化存储一直有两个最关键的痛点,高门槛及性能较弱,这点与用户价值有些背道而驰,但去中心化存储我认为是符合使用区块链技术必要性的,目前也有一些项目再继续拔高它的上限比如ETHStorage和Arweave,无论是web3app还是将来的Metaverse,都需要一个足够的去中心化的容器去承载数据与前端,我对这项技术的未来依旧是乐观的,目前要做的方向也比较简单,继续提高速率以及降低gas费用在存储空间以及可存储内容上做出升级,达到符合用户价值的程度,我相信去中心化存储的特性会比传统中心化存储更具吸引力。

Bitcoin

综上所述,我提出了三个比较关键的web3非金融用例,可以看见目前Web3整个概念都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它们都因为某些问题而受到局限性,不可避免的需要经历一些歪路。

GavinWood在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理念时,并没有考虑区块链的低效及违背商业原则的情况,导致从业者有先造屋顶再造楼的怪象出现,我同VitalikButerin的观点一样,区块链并非万能也并非只能极简的使用,每一个技术的运用都应该考虑现状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浮躁的心态只会导致更快的失败,如果说Web3要有一个精神标杆,Bitcoin也许很符合,中本聪设计的每个代码虽然并不复杂但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Bitcoin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任何人,它对传统行业的颠覆以及对后续从业者的启迪在15年后的今天依旧深远的影响着我们。

Whybuybitcoin是YBB的标语,而上文是我的回答,我希望有一天当有人问我为什么allinweb3时,我也能有我的答案,我对它的期望同样是颠覆传统,打破垄断,属于人民的技术,无人能够阻挡潮流的涌动,希望各位从业者共勉。

标签:区块链DID以太坊区块链工程专业学什么区块链存证怎么弄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DID价格DID币以太坊币是什么币

UNI热门资讯
查理·芒格发文:为什么美国应该禁止加密货币

近年来,在美国,私营公司发行了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新型加密货币。这些后来在没有任何政府预先批准披露的情况下公开交易.

1900/1/1 0:00:00
Aptos对比回顾:Move 语言和资源模型

最近,基于Move语言的区块链项目即Aptos,被广泛关注。自以太坊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layer1区块链,旨在解决已有公链尚未解决的的难题。区块链努力平衡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三难困境.

1900/1/1 0:00:00
BNB Greenfield 暴露了赵长鹏的哪些野心

赵长鹏押注去中心化存储赛道了。2月1日,BNBGreenfield白皮书发布,这条定位于BNBChain侧链的区块链,其主要功能是在一条链上实现存储和计算的同步.

1900/1/1 0:00:00
流动性挖矿2.0:更公平且有效的LP激励方案

2020年的DeFi热潮是由Compound的治理代币的推出而引起的,它完全是由流动性挖矿的概念推动的.

1900/1/1 0:00:00
那些可以替代Chrome、Twitter等Web2应用的Web3产品

Web3产品正在替代用户最喜欢的Web2应用程序,而且采用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隐私和去中心化是吸引开发人员使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当今Web2应用程序的两个最具吸引力的功能.

1900/1/1 0:00:00
为什么Cosmos治理更严谨和健康?参与者快速入门手册

介绍 Cosmos生态系统因其“每秒戏剧”而闻名,乍一看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深入研究一下,你会发现这种戏剧的源头——许多不同背景和不同目标的人都试图引导Cosmos朝他们偏好的方向发展.

1900/1/1 0:00:00